找到約 863 條結果

「真實的中國」什麼樣?聽聽這位英國博主怎麼說!

幹的!」在桂林生活了7年的英國人白茅(Barrie)常常對中國速度表示歎為觀止。白茅十分適應在中國的生活,「就像在家一樣,我們都喝茶。」每天除了備課、上課,課餘時間他還會拍攝視頻,介紹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
訪談
2021-06-09 21:30

如何內外雙循環?聽聽服貿會上的內企怎麼說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朱燁、周琳、馬曉芳北京報道:面對風險不明的國際經濟形勢,疫情之後的中國正積極構建內外雙循環的良性互動。對此,正在參加服貿會的中國企業們紛紛對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表示,出口困難不如轉戰拓展內需,他們一方面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
新聞
2020-09-07 16:20

首批在廣州擔任公職的港青 現在過得怎麼樣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帥誠、黃寶儀廣州報道:放棄香港大學心儀專業的錄取,來到完全陌生的北京求學,清華畢業後又選擇留在內地發展,吸引95後香港青年洪逸曦如此勇敢決定挑戰未知的,正是內地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2018年,從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畢業
新聞
2021-07-19 19:23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這句話以前是香港人用來嘲笑內地官員的,笑着、笑着,人家改進了,走遠了,我們卻取代了笑話,成為主角。 一竹篙不能打盡一船人,香港18萬公務員總有些是有心做事的。有位政務官朋友形容得好:「我是英國人教出來的,當年我
訪談
2021-06-03 15:15

焦點關注 | 輕症患者「居家康復」可行嗎?看看新加坡是怎麼做的

指導在家進行為期3至7日的居家隔離,患者需要申報同住人為密切接觸者,自己每日進行新冠肺炎檢測、測體溫及血氧水平。期間如感不適,可求助遠程醫療服務人員,或尋「居家康復伙伴」解決非醫療問題。患者隔離滿3天後,可在快檢結果呈陰性後,恢復社區活動。
新聞
2022-02-10 18:19

來點知識EP7|「氚」的故事

在福島核廢水爭議中,日本政府稱已透過ALPS(多核素處理系統)去除核廢水內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只留下相對放射量較低的氚,但氚究竟是什麼? 根據香港輻射管理局的資料,氚是氫的同位素,在一般環境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氚的半衰期為12.3年
新聞
2021-04-22 18:53

屈穎妍講你知 | 無法通關令他們前半生的努力兩年被一鋪清袋……聽聽百姓怎麼說!

一石激起千重浪。 近日寫了幾篇因兩地封關引致的民生影響,立即收到許多讀者、網友和朋友傳來「我都係咁」、「我仲慘呀」……的苦水,小市民有冤無路訴,找個人申訴一下,已經好感恩,如果能寫出來讓有關方面垂憐,更是萬幸。小市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望有人
新聞
2021-10-28 20:53

看直播買港貨!王祖藍心水的香港好貨今晚一鍵下單

報道:今晚(25日)7點半,香港首次大型公益直播帶貨活動「香港有好貨」即將登陸大公文匯直播間,港星王祖藍也來為直播活動傾情助力喇。雞蛋仔、雲吞麵、甜豆花……琳瑯滿目的香港美食讓他念念不忘;獅子山山頂俯瞰的香港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疫情關係無法來
新聞
2020-09-25 12:14

大灣區錦囊·生活|灣區港澳青年春節怎麼過?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敖敏輝、帥誠廣州報道:在一派喜慶的氣氛中虎年已經來到,因為受疫情影響內地與香港未能通關,有不少在內地工作生活的港澳青年選擇留在內地度過春節。雖然不能與親人團聚,但他們通過與朋友聚餐、逛夜市等多姿多彩的方式,度過了這個並不孤
新聞
2022-02-05 12:39

兩會民聲|網課成常態 師生和家長怎麼看?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譚旻煦、劉蕊雲南、河南報道:2021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教育作為兩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備受關注。去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網課成為眾多學校和教育機構的「教學新常態」。學生們都報了什麼網課?是自願報的嗎?學習效果如何?對於這
新聞
2021-03-0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