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65 條結果

港人北上|可以吃的文物!港生山東博物館體驗「網紅」文創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胡臥龍、殷江宏濟南報道:神秘莫測的考古盲盒、軟萌可愛的文曲喵、「鎮館之寶」亞醜鉞文創雪糕、可自動講解的骨傳導棒棒糖⋯⋯山東博物館近期推出的一批文創產品新奇有趣,在網絡上大量漲粉,尤其是亞醜鉞文創雪糕,引得不少年輕人專程來品
訪談
2022-06-23 17:41

大灣區錦囊·創業|半年吸88家團隊入駐 廣州這樣打造港澳青年「雙創」首選地!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薇、帥誠廣州報道: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已正式開園半年有餘,這期間不少來自港澳的創新創業項目紛紛入駐。整個園區建築面積達6.6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廣州面向港澳青
新聞
2021-12-04 15:33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這句話以前是香港人用來嘲笑內地官員的,笑着、笑着,人家改進了,走遠了,我們卻取代了笑話,成為主角。 一竹篙不能打盡一船人,香港18萬公務員總有些是有心做事的。有位政務官朋友形容得好:「我是英國人教出來的,當年我
訪談
2021-06-03 15:15

100種味道|西湖魚圓變「珍珠」?來品可以吃的杭州「太極圖」

創新性地把魚圓做成珍珠大小,再用野菜羹和魚翅南瓜羹做出黃綠兩色的太極圖案,保留其鮮滑口感的同時,還增加了適口性和觀賞性,極具中國特色。此道菜亦入選2008年聯合國總部首屆中國美食節菜單,得到了各國使者的點讚。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新聞
2020-11-05 18:12

跨境家庭「雲團年」:希望新的一年可以一家團圓

香港自2020年2月1日起與內地無法正常通關,至今已整兩年,數萬個跨境家庭因此分隔兩地,夫妻依靠電話維繫感情,家長錯過子女的關鍵成長,除夕夜也只能使用視像「雲團年」。香港文匯報走入深水埗一間公屋家庭,直擊妻子在內地、女兒住院、只有丈夫一人在
新聞
2022-01-31 06:00

EyE on U 容來熙往EP02: 黎棟國細說「愛國」的意味

節目《EyE on U 容來熙往》,並請到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及民建聯執行委員會常委、全國港澳研究會委員梁熙擔任節目主持。在未來,本節目亦會邀請社會各界包括政圈、商界及專業人士來參與討論,分享及討論社會熱話。 隨着香港完善選舉制度並完成
訪談
2021-07-06 14:29

謙仔睇冬奧|香港志願者:可以參與到這項盛事是我的夢想

這次北京冬奧一共有12個來自港澳地區志願者,甚至還有一位來自外國。她表示自己沒有想過會遇到國際朋友,和認識到這麼多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朋友一起工作,覺得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 目前傅煜在志願者領域負責日常組的工作,包括場館的日常維護,還有一
訪談
2022-02-14 12:33

廣東連樟村現代農園孕育新農人 原來農民也可以是令人嚮往的職業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胡若璋廣東報道:廣東省連樟村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已經徹底告別傳統農業的風吹雨淋,這裏的職業新農人通過遙控作業車即可完成大部分工作,種植大棚內設置智能化溫控設備,極大解放了人力勞作,園區內定期還有種植專家前來指導工作。上崗
新聞
2020-11-22 17:38

Eye on U 容來熙往| 蕭澤頤:應盡早培養香港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在本期《容來熙往》節目中,我們邀請到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向我們介紹香港員警的一些警務工作以及其對如何改善警民關係的看法。近年,參加少年警訊的年齡要求從9歲降至6歲,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麼?警隊還有哪些計劃可以加強與青少年的溝通
訪談
2021-10-23 15:10

EyE on U 容來熙往 EP04: 梁君彥「揭秘」香港立法會的改變

節目《EyE on U 容來熙往》, 並請到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及民建聯執行委員會常委、全國港澳研究會委員梁熙擔任節目主持。未來, 本節目亦會邀請香港社會各界包括政界、商界及專業人士, 分享及討論社會熱話。 在香港第六屆立法會運轉期間,
訪談
2021-07-16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