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7 條結果

慎海雄:丹青難寫是精神 ——我們為什麼舉辦「何以中國」大展

文|慎海雄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回望歷史,一眼千年。 千年前的102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降世。對於如何書寫歷史,以變法垂範百代的他留下了丰神遠韻、雄健峭拔的感嘆
兩岸
2022-05-13 16:09

修史立典 存史啟智 以文化人——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復興文庫》編纂出版記

近來,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進展吸引國人目光: 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以思想史為基本線索的《復興文庫》出版發行,旨在系統反映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修史立
兩岸
2022-11-16 14:53

是,以中國!——慎海雄談《尋古中國》

尋古問今,文物傳情。中華大地積澱着人類文明旅程中最悠久和綿長的文明精華。1921年,仰韶遺址的驚艷現世,叩開了中華文明的尋根之路,將中國歷史從夏商時期向前推進了至少2000年,一舉
兩岸
2022-07-20 09:03

無罪之「罪」——西班牙記者起底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套路

「西方主流媒體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嚇我們:中國崛起對世界構成威脅,對西方尤甚。」西班牙資深記者哈維爾·加西亞在他的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寫道。 加西亞日前在接受新華社
國際
2023-02-05 18:13

「假裝」疫情結束是自欺欺人——英國抗疫教訓深刻

近日,英國疫情持續惡化,累計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公共衞生和社會發展承壓,但政府面對疫情卻越發消極。這種不尊重科學的「鴕鳥式」抗疫,受到不少科學家強烈反對。事實證明,在「終結新冠大流行
國際
2022-04-15 16:22

為「是以中國」繼續作答——慎海雄談《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今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是一年之中迎來豐收的時節。再過二十多天,黨的二十大將勝利召開。 時和年豐。值此盛會前夕,我們相聚於此,共同見證《典籍裏的
兩岸
2022-09-25 11:18

幀視笑話丨不愧是你——賴爾·美利堅

近日,美國彭博社運用掩耳盜鈴式的「神操作」讓美國評上了全球抗疫表現「最好」的國家,那些世界公認的抗疫成效顯著的國家和地區反倒排名靠後。 這份「量身定製」的排名一出,世界大跌眼鏡。美
國際
2021-07-18 09:34

「大澳的事也是我們大家的事」——羅永綱走訪大澳漁村

10月3日上午,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走訪大澳漁村,深入村頭巷尾、民居商戶訪問民情,認真聆聽當地村民心聲。此次走訪是中聯辦「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系列活動之一。 羅永綱副主任叮囑村民
香港
2021-10-07 10:36

以刀為筆 以瓷為紙——《藝術裏的奧林匹克》帶您感受《刻瓷人物風箏圖掛屏》中的細膩絕妙

江南的早春 風輕雲淡 貪玩的孩童 衣擺飄蕩 藉着乍暖的東風 幾隻紙鳶被輕輕托舉到天空之上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范存剛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
兩岸
2022-07-09 17:34

承先賢之遺韻 化萬物於筆端——王國猛新書《江山猶是》出版

作詩為文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深圳作家王國猛卻樂此不疲。寫作於他而言,是日常的活動、快樂的抒發。於是他筆耕不輟、埋頭創作、成果豐碩。他的《明月清風我》剛剛面世,又一本新書《江山猶是》
兩岸
2022-12-16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