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05 條結果

「9·11」恐襲21年後 美國更安全了嗎?

恐襲發生21年後,位於美國曼哈頓的「9·11」事件紀念館日前卻因入不敷出而關閉。 而這只是當初那場劇烈衝擊,逐漸被忽視、遺忘的一個小小縮影。這場美國本土遭受到的最大規模恐怖襲擊,曾深刻改變其方方面面。而今,究竟還有多少美國人在紀念?美國政府
國際
2022-09-11 10:22

執意排核污水入海 日本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嗎?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向大海排放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不斷增加的核污水。 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過去十年,福島核電站核污水問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多年以來,日本一直想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儘管面臨眾多「內憂外患」,儘管抗議聲
國際
2021-04-13 09:13

美政客圖為黃之鋒等「翻案」 內地官媒:知道何為法治精神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7日發推特,再次就香港問題指手畫腳,更喊話港府「立即釋放」被法官判刑的黃之鋒等人。針對美國政客荒謬無理的要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近日先後發文回擊,批評美方企圖為亂港份子「翻案」的行為蠻橫無理,更質問:布林肯先生,知道何為
香港
2021-05-09 12:11

台媒斥蔡英文無能:沒水沒電沒疫苗的台灣 就是你送的5·20大禮嗎

台灣疫情加劇,在過去六天裏,每日連續新增逾百例本土病例。台灣聯合新聞網5月17日發表文章痛批台當局無能,表示「沒水沒電沒疫苗的台灣,就是蔡英文送給人民的5·20大禮嗎?」全文摘編如下: 五天內,台灣兩度大停電。此刻的台灣正面臨本土疫情大暴發
兩岸
2021-05-21 10:17

阿爾法Go月底羊城人機對戰,約嗎?

(香港文匯網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下稱「兩個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廣州舉行,記者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在體育文化主題展區首次設立「主賓項目」,重點圍繞武術、圍棋兩個中華傳統體
兩岸
2020-11-06 17:48

張朝陽「四小時睡眠法」科學嗎?專家回應

近日,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直播節目中再度談及自己的「四小時睡眠法」,引發熱議。此前,他就曾公開建議大家少睡,稱能睡6個小時最好,4個小時就是完美。對此,有關專家表示,這並不是科學的睡眠方法,且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傷。 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直播節目
兩岸
2023-02-13 13:11

口罩可以摘了嗎?鍾南山發聲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新華社資料圖片) 據「廣州新聞發布」公眾號消息,3月31日上午,單藥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來瑞特韋片研發研討會在廣州實驗室召開。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談及下一波疫情
兩岸
2023-04-02 13:57

深圳市民見面問候:今天你打疫苗了嗎?

(記者 郭若溪)5月27日的深圳,天空萬里無雲,明媚的陽光照得人睜不開眼,站在南山文體中心戶外打疫苗的長龍裏,不出10分鐘,就能汗濕半個脊背。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早上9點至晚上6點都有10-15個醫生值班,採取現場取號排隊的方式,疫苗有多少
兩岸
2021-05-28 10:14

甲流可能引起「白肺」嗎?專家解答

近期,關於感染甲流會不會引起「白肺」的討論比較多,「白肺」是什麼,感染甲流可能引起「白肺」嗎?專家表示,流感患者得白肺的比例較低。 視頻截圖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白肺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兒,首先是我們醫務人員一個口語化的表達,比方
兩岸
2023-03-15 17:09

Omicron變種大解碼!疫苗還有用嗎?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文佑)最先在非洲南部發現的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引起全球恐慌,但由於新變種被發現的時間尚短,而且感染人數未算多,世界各國及科學界還未能完全掌握Omicron變種的特性。那麼專家現時對於Omicron變種所知又有多
國際
2021-12-01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