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70 條結果

100種味道·新年篇|蒸上膠東大餑餑 熱騰騰的年味就有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胡臥龍 山東報道)膠東大餑餑多產於山東膠東半島,是煙威地區的傳統麵食。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白白嫩嫩的大餑餑。餑餑,有朝氣蓬勃之意。在當地民俗裏,人們通過蒸餑餑來期盼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一到臘月二十左右,
新聞
2021-02-13 10:30

大灣區錦囊·生活|港青也為「雙11」瘋狂?一起來看他們的購物大開箱!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寶儀、胡若璋廣州報道:一年一度的網購盛宴「雙11」正式吿一段落,大家是否已經收到自己下單的心儀好物呢?不少在內地發展的港青表示,自己也入鄉隨俗「買買買」!本期「大灣區錦囊」就邀請到幾位港青來分享他們的「雙11」體驗。他們
新聞
2021-11-13 13:47

大灣區錦囊·創業|半年吸88家團隊入駐 廣州這樣打造港澳青年「雙創」首選地!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薇、帥誠廣州報道: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已正式開園半年有餘,這期間不少來自港澳的創新創業項目紛紛入駐。整個園區建築面積達6.6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廣州面向港澳青
新聞
2021-12-04 15:33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這句話以前是香港人用來嘲笑內地官員的,笑着、笑着,人家改進了,走遠了,我們卻取代了笑話,成為主角。 一竹篙不能打盡一船人,香港18萬公務員總有些是有心做事的。有位政務官朋友形容得好:「我是英國人教出來的,當年我
訪談
2021-06-03 15:15

大灣區錦囊·潮玩|追尋大文豪的廣州歲月 港青帶你打卡廣州魯迅紀念館!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帥誠、李薇廣州報道:革命歷史題材劇《覺醒年代》正在香港熱播,不少觀眾都為劇中魯迅先生發表《狂人日記》的情節所觸動。近日,香港青年、Gigasanse主理人Sai就走進廣州魯迅紀念館,透過「在鐘樓上——魯迅與廣東」展覽重溫魯
訪談
2021-08-28 15:52

記者直擊 | 網購蟹平台無王管 缺斤少兩售賣「黑心」死蟹

秋風起,正是享用大閘蟹的好時節。近年網購及外賣服務興起,不少人轉用網上買蟹,網絡平台沒有鋪租,成本售價較低,又能送貨上門,何樂不為?然而有網購買家控訴指,收貨後發現數隻「黑心」死蟹,有關平台更涉嫌無牌經營。為試驗網購蟹成色,香港文匯報日前透
新聞
2021-10-24 06:00

發改委釋放「智能汽車」發展信號  冀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車城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孔雯瓊上海報道: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發改委」)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內容涉及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提及要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車城網」。汽車行業戰略諮詢專家、羅蘭貝格合伙人
新聞
2021-05-16 15:09

100種味道·中秋篇|小月餅大產業! 探秘中國最大月餅產地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蘇徵兵廣西報道:廣西合浦縣作為中國最大的月餅產地,上規模的月餅企業多達120餘家,大月餅(單個月餅一斤以上)產量佔廣西80%以上、佔全國60%以上。2018年1月,「合浦大月餅」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一年後合浦又獲批為
新聞
2020-10-01 14:49

匯動的話|網傳8大謠言逐個破!

新冠疫情期間,出於各種目的,唔少缺乏嚴謹考證,甚至捏造嘅一D所謂消息同相充斥網絡,有D係藉住市民對新冠嘅恐慌同焦慮博眼球,而有D係別有用心,為咗達到某D不可告人嘅目的,而呢D謠言,為疫情下嘅香港又籠罩咗一層厚厚嘅陰霾。我哋梳理咗近幾日網上嘅
新聞
2022-03-15 19:03

記者實測|6大事故多發斜坡有何安全隱患?

視。事實上,香港斜坡上大小交通意外時常發生,除駕駛者年齡外,道路設施、安全警告以及駕駛人習慣等方方面面都值得檢視。文匯報邀請前香港駕駛學院駕駛導師公會創會會長練國與記者一同實測本港6大事故多發斜坡,從人、車、路三方面探討道路安全的提升空間。
新聞
2023-03-21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