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67 條結果

100種味道·新年篇|蒸上膠東大餑餑 熱騰騰的年味就有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胡臥龍 山東報道)膠東大餑餑多產於山東膠東半島,是煙威地區的傳統麵食。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白白嫩嫩的大餑餑。餑餑,有朝氣蓬勃之意。在當地民俗裏,人們通過蒸餑餑來期盼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一到臘月二十左右,
新聞
2021-02-13 10:30

愛上這座城·北京|創業港青:北京的可愛在於多元包容充滿活力

傳媒大學讀書。2018年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留在北京從事粵語教育工作。在求學和工作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她說,「在北京這些年,視野更開闊了,心態更開放了,生活的圈子在不斷擴大,對工作機會的認知也由一座城擴展到了全國。」陳
訪談
2022-08-15 22:25

100種味道·中秋篇|「月滿金沙」文創月餅 舌尖上的「文物檔案」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向芸 成都報道: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一齊賞月、吃月餅的美好節日。近年來,國內各大博物館都會在中秋來臨之際,推出文創月餅禮盒,為中秋佳節加點「文化料」。今年,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推出的「月滿金沙」月餅,以太陽神鳥金飾、蛙形金
新聞
2020-09-30 16:49

中國味·日本篇|沉迷中華料理 這群主廚日本詮釋「舌尖上的中國」

香氣四溢的中國菜,已成為海外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近年來,隨着中日民間往來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各系菜品漂洋過海,亮相在日本民眾的餐桌上。鮮嫩爽口的炒鮑魚、焦香四溢的蔥油撈麵、滋味酸爽的酸辣湯……一道道中國料理不僅滿足了海外華人的期待,也
訪談
2022-08-28 19:39

視頻論點|毒蘋果的毒

由95年蘋果日報首刊後,香港傳媒界便腥風血雨、風氣敗壞。當年記者被駡成狗仔隊不再被尊重,我亦因此脫離記者行業。 這麼多年來,蘋果日報嘩眾取寵的報道手法令外界十分反感。他們把死者死狀的大頭相放大至半個頭版,又喜歡派狗仔隊跟蹤名人侵犯別人自由私
新聞
2021-04-21 20:43

視頻論點|《蘋果》最後的謊言

產被依法凍結,涉及1800萬資金,而其前行政總裁張劍虹早前還稱,公司有5億多流動資金。到了五月上旬,張劍虹仍強調即使碰到特別情況,仍有方法賠償員工。如今,這些錢哪裏去了? 最耐人尋味的是,所謂《蘋果日報》將在「七一」前執笠的說法是從該公司內
新聞
2021-07-02 15:01

愛上這座城·廣州|港青:最愛廣州貼地的人情味 粵語粵菜夠親切

在內地四大一線城市之中,廣州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一線城市中不高的樓價,一盅兩件的早茶傳統,老城區還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字號品牌,也是一線城市中煙火氣濃的城市。提到廣州,在廣州工作、生活的港人都覺得親切。這裏有熟悉的粵菜、親切的粵語,遍布大街小巷
訪談
2022-08-16 17:45

來點知識EP8|食肆捉到假「安心出行」APP 介面逼真極誤導

政府29日放寬社交距離限制,當中要求堂食顧客以接種疫苗、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等作為條件。近日,有食店負責人表示,發現假「安心出行」再次出現,建議政府若要推行疫苗氣泡,一定要打擊假冒應用程式。 假冒的「安心出行」程式介面與正版極為相似,而且同
新聞
2021-04-30 16:40

大灣區錦囊·創業|半年吸88家團隊入駐 廣州這樣打造港澳青年「雙創」首選地!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薇、帥誠廣州報道: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已正式開園半年有餘,這期間不少來自港澳的創新創業項目紛紛入駐。整個園區建築面積達6.6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廣州面向港澳青
新聞
2021-12-04 15:33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能打盡一船人,香港18萬公務員總有些是有心做事的。有位政務官朋友形容得好:「我是英國人教出來的,當年我的鬼佬上司告訴我,做官一定要擺出一副Poker Face(撲克臉),即是說,要木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這張Poker Face,我學了,好
訪談
2021-06-03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