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63 條結果

中國味·日本篇EP3|當中國小吃遇上日本居酒屋 主廚:希望日本能有真正的中國料理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冬菇切絲、打散蛋液、勾芡、最後撒上芫荽,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碗正宗的酸辣湯就出爐了。這裏不是中國小巷裏的某個小吃攤,而是日本東京的一家名叫Wild Monkey的居酒屋。不同於日本傳統的居酒屋,除了常見的日式清酒和洋酒,
新聞
2022-08-27 18:00

新經濟觀察·銀髮經濟【3/3】|智慧養老崛起 科技讓養老有「溫度」

擴大,明年營收有望達到800至1000萬元。她希望未來通過智慧化的方式,真正幫助老人解決孤獨的問題、健康的問題、生活便捷的問題,讓子女不管在哪裏工作,都能隨時了解到父母的情況。 更多報道,詳見12月13日香港文匯報。 (大公文匯全媒體供稿)
新聞
2021-12-12 10:53

跨境買餸app公然走私菜肉 禁用農藥含量超標

app,還有一些跨境買餸app,將非供港農場出產的內地蔬菜生肉直運抵港,公然走私菜肉。 記者在多個買餸平台購買菜肉,有平台的送貨員只將貨品放在行人路上,便開車離去,留下未有人認領的貨品在路邊曝曬「吸塵」逾一小時。亦有平台提供上門送貨服務,但
新聞
2021-07-20 06:00

100種味道·新年篇|蒸上膠東大餑餑 熱騰騰的年味就有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胡臥龍 山東報道)膠東大餑餑多產於山東膠東半島,是煙威地區的傳統麵食。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白白嫩嫩的大餑餑。餑餑,有朝氣蓬勃之意。在當地民俗裏,人們通過蒸餑餑來期盼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一到臘月二十左右,
新聞
2021-02-13 10:30

大灣區錦囊·創業|半年吸88家團隊入駐 廣州這樣打造港澳青年「雙創」首選地!

期間不少來自港澳的創新創業項目紛紛入駐。整個園區建築面積達6.6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廣州面向港澳青創團隊最大的雙創基地之一。園區內,3棟大樓圍繞着靜謐的「靈感之湖」而建,在這裏辦公不僅能擁有超大會議室、專屬辦公室、共享3
新聞
2021-12-04 15:33

新經濟觀察·NFT 【3/4】|NFT是趨勢還是泡沫?加密貨幣資深投資者有這些建議

NFT進入大眾視野時間未久,圈內投資「神話」卻屢見不鮮。有人靠投資NFT賺到盆滿缽滿,自然也有人一夜之間血本無歸。曾任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itmex COO的Vivien Khoo接受訪問時表示,很多投資者因為看到有明星透過NFT賺到好多錢而
訪談
2022-02-08 16:36

幫幫眼|香港交通意外誰最易受害?街坊有話說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2020年全年,全港有52名行人涉及交通意外死亡。你知道在這些交通意外中,什麼年紀的人最易受害?他們通常因什麼原因而發生意外?作為旁人,我們又能如何幫助減少這類悲劇的發生? 日前,全媒體新聞中心主持人Alris前往港島南
新聞
2021-02-02 11:55

老中青皆宜 新興運動三葉球竟有這麼多玩法!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梁潤森報道:三葉球在香港屬於新興運動,與另一新興運動匹克球相比,它所採用的球型較為輕盈,比賽場地也較小,老中青皆宜。本業是幼稚園教師的江珮珊,在去年年初開始接觸三葉球運動,現在已經是一名三葉球專業教練。她喜歡三葉球的共融效
新聞
2021-05-22 11:11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 一位跟官員打交道30多年的退休警官總結說:「政務官首要工作是粉飾太平,主要心法是:推、側、閃、避、卸。」以上那個港台的投訴,簡直把這種當官心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日前,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及何君堯在議事堂對黑暴中的犯法社工竟然可繼續領社工牌照
訪談
2021-06-03 15:15

大灣區錦囊·置業|港人大灣區買樓最鍾意哪個城市?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帥誠、胡若璋廣州報道:隨着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相繼出台,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的熱情也不斷升溫。不過由於兩地政策不同,港人對於在內地的買房流程和注意事項均不太了解,往往會在看房、買房上走不少彎路。為此,「大灣區錦囊」特別
新聞
2022-06-04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