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42 條結果

屈穎妍講你知|撲克臉的官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這句話以前是香港人用來嘲笑內地官員的,笑着、笑着,人家改進了,走遠了,我們卻取代了笑話,成為主角。 一竹篙不能打盡一船人,香港18萬公務員總有些是有心做事的。有位政務官朋友形容得好:「我是英國人教出來的,當年我
訪談
2021-06-03 15:15

大灣區錦囊·潮玩|情侶拍拖好去處! 港青帶你打卡廣州網紅「六運小區」

大公文匯全媒體帥誠、李薇廣州報道:位於廣州天河區的六運小區是一片「老破小」住宅區,在街巷之間卻林立着不少裝修風格獨特的服裝店、餐飲店,本期「大灣區錦囊」就由老朋友極格意識主理人Sai帶大家來這裏一探究竟,看看有哪些好吃好玩! (大公文匯全媒
新聞
2021-10-16 13:05

元宇宙版「開心農場」:手機「雲」種菜 數字孿生描繪農業新場景

物及環境數據均一一對應,這樣專家通過訪問元宇宙系統就能實現農場的遠程指導,甚至園區的遠程托管。」董明睿強調說,不僅如此,數字孿生技術還能突破網絡的延時性問題,哪怕是偏遠山區也可實現同步映射。「前段時間我們與塔吉克斯坦的專家做了實驗,在沒有5
新聞
2022-11-10 13:25

大灣區錦囊·創業|半年吸88家團隊入駐 廣州這樣打造港澳青年「雙創」首選地!

園區建築面積達6.6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廣州面向港澳青創團隊最大的雙創基地之一。園區內,3棟大樓圍繞着靜謐的「靈感之湖」而建,在這裏辦公不僅能擁有超大會議室、專屬辦公室、共享3D打印機、食堂、健身房、圖書館等完備的硬件設
新聞
2021-12-04 15:33

粵版《八佰》 聽八旬老人講述南樓「七壯士」的10天9

樓是開平司徒家族於1913年在赤坎鎮騰蛟村建起的一座碉樓,樓高7層,每層都設有槍眼、瞭望口、機艙位和探照燈。 這座鋼筋混泥土結構的樓身彈痕累累,卻真實記錄了75年前南樓「七壯士」堅守最後彈盡糧絕被捕犧牲的抗戰過程。他們最終堅守10天9夜,射
訪談
2020-09-10 18:13

香港文匯網2020年年終策劃 溫暖

即將過去的2020年,值得銘記的事情實在太多。但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社會各界齊心協力,以人的勇敢、無私和善意,對抗疫情這場天災。香港文匯網製作視頻《溫暖》,回顧過去的一年裏,令人感動的瞬間。我們相信,這些溫暖,都是我們邁向明天的勇氣,是20
香港
2021-01-01 10:00

大灣區錦囊·生活|廣州港青手把手教你一部手機「走天下」!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帥誠廣州報道:對於初到內地的港人來說,僅靠一部手機出入不同工作或生活場所、滿足各式日常需求,這種模式相對比較陌生。本期「大灣區錦囊」特意邀請了從香港來到廣州生活還不滿一年的香港青年葉文悅,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出發向大家分享經驗
新聞
2022-04-23 12:10

建黨百年|專訪徐向前之子:在家感受不到元帥是什麼官 「公私分明」貫徹父親一生

德坎』。」 出生在1947年的徐小巖中將今年已74歲。徐小巖笑着對記者說,總有人問他,父親影響自己最深的是什麼?真要講起,總覺得都是小事,但正是那些點點滴滴的言傳身教,沁入骨血、融入日常。身教重於言教,一個模範的行動勝過一萬條語言。父親戎馬
訪談
2021-06-16 18:46

回放 | 領航「9+2」·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

媒集團主辦的「領航『9+2』·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今日(19日)在香港舉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出席論壇並致辭。 論壇邀請粵港澳政商界領袖、企業家、權威專家等共同參與,聚焦大灣區經濟發展成就與機遇,展望未來以及香港在大
香港
2021-03-19 08:46

為環保減廢推「兩網融合」 廣州這個做法全國首創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帥誠報道:在擁有6000多居民的廣州瑞東花園,設置了配有智能系統的生活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居民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自動開啟分類垃圾箱,並按照廚餘垃圾、可回收等不同類別把垃圾對應放入,整個過程快捷乾淨。同時在系統後台,工作人員可
新聞
2022-01-03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