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4 條結果

修史立典 存史啟智 以文化人——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復興文庫》編纂出版記

近來,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進展吸引國人目光: 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以思想史為基本線索的《復興文庫》出版發行,旨在系統反映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這是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一個傳統。」
兩岸
2022-11-16 14:53

慎海雄:丹青難寫是精神 ——我們為什麼舉辦「何以中國」大展

文|慎海雄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回望歷史,一眼千年。 千年前的102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降世。對於如何書寫歷史,以變法垂範百代的他留下了丰神遠韻、雄健峭拔的感嘆:「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百年前的1921年,
兩岸
2022-05-13 16:09

用雕塑與西方對話 —— 賞藝術家吳為山講「塑」的中國故事

2017年,青銅塑像《孔子》正式落戶巴西庫里蒂巴市的「中國廣場」;2020年,雕塑《超越時空的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在意大利達·芬奇博物館揭幕;2021年,雕塑《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矗立於希臘雅典的古市集遺址;2022年,《鑒
國際
2022-11-10 15:48

「翰墨履痕——馮遠繪畫作品展」舉行:用作品回應時代

正在廣東美術館舉行的「翰墨履痕——馮遠繪畫作品展」,展出了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進入畫壇40多年的近百件作品。 創作於2020年的中國畫《公民》,通過對110多位人物形象的描摹,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稟賦和精神氣質。
兩岸
2022-03-27 21:35

用生命為一個群體發聲——李蘭妮《野地靈光》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9月28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李蘭妮《野地靈光》研討會在京舉行。圖為研討會現場 2021年9月28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李蘭妮
兩岸
2021-09-28 16:53

藝術家曹俊的藝術清單——用過往和未來的藝術問候2023

曹俊是旅居海外的藝術家,1966年出生於江蘇省泰州薑堰,他有着從「理科男」到「藝術生」的經歷,又以多語種的交流能力,在東西方的藝術世界之間穿行。 200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西蘭大使館、新西蘭駐華大使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聯合主辦的
兩岸
2023-01-30 10:23

色彩與光影的夢幻交織——《藝術裏的奧林匹克》與您分享《槌球遊戲》的優雅與愉悅

落日餘暉中 三個身着翩翩長裙的女人 手執球杆 婀娜中洋溢着運動的熱情 油畫《槌球遊戲》 由波蘭畫家萊昂•維喬科夫斯基 於1895年創作 作品對光影和色彩的搭配運用 爐火純青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 中國門球協會裁委會原副主任 國際級裁判周
兩岸
2022-05-15 18:15

大師列傳 | 情深墨厚 筆韻存真 ——畫家史國良用筆墨詮釋人物內心世界

畫家史國良 在中國畫壇有這樣一位畫家,他從小就痴迷繪畫,少年時期拜師周思聰、黃胄等畫壇泰斗。他鐘情於寫實人物畫的創作,將中國傳統水墨技巧和西方造型手段融為一體。他是中國當代寫實水墨人物畫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國家一級美術師史國良。 Portrait
兩岸
2023-04-02 12:13

用聲音感知藝術大師的內心世界!——央視有聲讀物《韓美林藝術隨筆》啟播

韓美林的很多作品很世界又很中國,無論是奧運福娃、國航標誌、國家植物園標誌,還是郵票、雕塑、書法,都以巨大的藝術創造力托起了中華民族的風格和氣派。 韓美林是中國當代極富影響力的實力派畫家,他在書畫、雕塑、陶瓷、設計等領域的作品也都取得了舉世矚
兩岸
2022-09-01 21:57

以刀為筆 以瓷為紙——《藝術裏的奧林匹克》帶您感受《刻瓷人物風箏圖掛屏》中的細膩絕妙

江南的早春 風輕雲淡 貪玩的孩童 衣擺飄蕩 藉着乍暖的東風 幾隻紙鳶被輕輕托舉到天空之上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范存剛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韶鈞 帶您一同感受 《刻瓷人物風箏圖掛屏》中的細膩絕妙 《刻
兩岸
2022-07-09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