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48 條結果

避買日本海產就可以?

日本公布打算在兩年後把核廢水經過濾及稀釋後排放到大海中,相信不少港人第一反應必定是:「盡量不買日產海鮮,就可以避免食到受污染食物啦!」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利豪董事長張昆隆在訪問中表示,市民並非選擇不購入日本貨就可以不受影響,「我好肯定這
副刊
2021-04-17 04:30

無家者喜獲手機入「官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市民本周一起進入政府大樓及辦公場所前,必須以手機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多個關注組織近日相繼為不諳操作的長者及無家者提供「安心出行速成班」。對無手機傍身的無家者,關注組織更發動籌集手機行動,免費送贈手機及數據卡
香港
2021-11-03 04:44

港澳人士珠海買一手房可手機自助繳稅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珠海橫琴正加快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目前澳門居民購置橫琴物業占比達到4成以上。記者11日從橫琴新區稅務局獲悉,港澳人士購買一手房全程線上自助繳稅率先在橫琴推行,通過身份信息自動匹配等措施,最快僅需數分鐘完成。今後
香港
2021-03-11 11:19

【琴台客聚】《場》與「官網

彥 火 我頗喜歡張潔小說《場》這個題名,因其有着濃厚的象徵意味。 場——磁場,是一種嗅不到、摸不着、看不見的東西,但它卻是客觀存在,並影響人的生活的。 在這篇小說裏,它象徵着官僚主義、個人主義等等的巨大的網,它促醒人們,由於「某些部長、副部
副刊
2022-03-23 04:33

講真D|香港法官不可以被批評嗎?

美以其實踐告訴全球同行,一切法律公義都必須以「愛國」為基礎。不知英美同行這樣做,又是否算「藐視法庭」呢?不過,若戴啟思主席真的敢公開質疑英美同行,相信他們會借用郭榮鏗大狀兼「前議員」的名句:「慳D喇﹗」 (作者為前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統籌專員)
來論
2020-11-24 14:06

滴滴比亞迪定製網約車D1正式亮相

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滴滴出行獲悉,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近日正式發布。作為第一款為共享出行而生的汽車新物種,D1可基於滴滴平台上5.5億乘客、上千萬司機需求、
財經
2020-11-18 04:35

手機撥號上下載檔案 輻射量「爆錶」

●撥號中電話輻射最高,檢測數據屢次「爆錶」,發出尖銳警報聲。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昕)網課或居家工作在疫情下成為新常態,市民更是機不離手。有機構測量常用辦公電子產品的輻射,發現部分產品輻射量較正常狀態高90倍,其中以手
香港
2021-05-26 04:40

上年度51公僕被免職 特區政府:嚴格把關忠誠度

公務員被免職的個案有51宗。 特區政府強調,繼續嚴格把關公務員的忠誠度,尤其處理試用期的公務員。(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 局方指出,對於表現持續欠佳或因種種原因令政府對其執行公職失去信心的人員,特區政府可根據相關條例,即「第12條行動」,基
香港
2022-08-16 13:07

元朗7·21暴動案 官講明不會輕判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婷)前年元朗「7·21」暴動案,8名男子分別被控暴動及有意圖傷人或串謀有意圖傷人罪,當中2人早前認罪,6人經審訊後裁定其中5人罪成,餘下1人無罪釋放。昨日4名被入罪的被告在區域法院求情,法官葉佐文明言不接納眾被告「保護
香港
2021-07-14 04:37

青少年接種三招 網約·到校·專車

●約24萬名12歲至15歲青少年可循三大途徑打針。圖為合資格打針的青少年。 資料圖片 左起:陳肇始、聶德權、楊潤雄。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楊潤雄:打針逾七成有望恢復全日授課 復必泰疫苗最低接種年齡已經由16歲降至12歲,約24萬名12歲至15
要聞
2021-06-11 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