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3 條結果

【匯民聲】媽媽們的煩心事:網課該怎麼上

能放下。眾所周知,2020年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出現了許多熱詞。其中之一,便是「上網課」。從咿呀學語的幼兒園幼童,到備戰高考的高中生,再到退休後仍然孜孜不倦求學上進的耄耋老人,「上網課」成為生活的必須或主動選項。然而,「火熱」的
內地
2021-03-08 04:50

首部4K彩色修復版 《永不消逝的電波》 在大銀幕上重溫紅色經典獨特魅力

中國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於10月6日起在全國院線上映。 中國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日前在北京舉行首映禮,該片將於10月6日起在全國各大電影院線上映。 當日出席首映有3位與影片有着緊密聯繫
副刊
2021-10-01 04:36

【影評不設防】鍵盤上的罪惡與人性惻隱——點評《斷網》

卓家俊(郭富城飾演)一個坐過牢的程式師面對生活的困境︰女兒卓寶兒先天性心臟病與高昂的醫療費。甚至學校的拒收入學對他來說都是一個精神上的刺激。他無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珍惜着這個家。郭富城拿捏這個角色很到位,他把一個出獄後的中年卓家俊的心理
副刊
2023-03-31 04:37

100種味道·新年篇|蒸上膠東大餑餑 熱騰騰的年味就有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胡臥龍 山東報道)膠東大餑餑多產於山東膠東半島,是煙威地區的傳統麵食。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白白嫩嫩的大餑餑。餑餑,有朝氣蓬勃之意。在當地民俗裏,人們通過蒸餑餑來期盼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一到臘月二十左右,
新聞
2021-02-13 10:30

罗伯特·庫恩:歷史會感謝中國在抗疫和脫貧上發揮的先鋒作用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紫荊雜誌社承辦的「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今日(16日)在香港舉行。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罗伯特•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應邀在研討會上
香港
2021-06-16 18:14

愛上這座城·北京|創業港青:北京的可愛在於多元包容充滿活力

中國傳媒大學讀書。2018年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留在北京從事粵語教育工作。在求學和工作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她說,「在北京這些年,視野更開闊了,心態更開放了,生活的圈子在不斷擴大,對工作機會的認知也由一座城擴展到了全國。
訪談
2022-08-15 22:25

100種味道·中秋篇|「月滿金沙」文創月餅 舌尖上的「文物檔案」

套月餅的金箔製作需費時10天左右。除了可以食用,消費者還能用小鑷子將餅皮上的文物形象金箔輕輕揭下,小心粘貼在隨月餅附贈的探秘金沙珍藏卡上,親手製作一份可以永久保存的「文物檔案」。以古人之心、賞今時之月,文創月餅或許是中秋佳節的另一個好選擇。
新聞
2020-09-30 16:49

中國味·日本篇|沉迷中華料理 這群主廚日本詮釋「舌尖上的中國」

香氣四溢的中國菜,已成為海外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近年來,隨着中日民間往來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各系菜品漂洋過海,亮相在日本民眾的餐桌上。鮮嫩爽口的炒鮑魚、焦香四溢的蔥油撈麵、滋味酸爽的酸辣湯……一道道中國料理不僅滿足了海外華人的期待,也
訪談
2022-08-28 19:39

山西省博物院鎮館「鳥尊」成了舌尖上的「文創網紅」

物院的文創工作始於2013年,2017年組建文創發展中心,秉承「博物 藝術 生活」的理念,以「有主題 成系列 做精品」為原則,研發了「晉魂」「青銅華彩」「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辛丑有禮」等一系列集歷史性、文化性、藝術性及實用性為特色的
兩岸
2021-07-07 16:04

【第五立面·天台活化系列(上)】被忽視的建築空間 待開發的寶地 社區互動賦予天台「人的靈魂」

灣商區,最後收回了200多份回應。「很多人表示希望可以在打開窗的時候得到『A Moment to Refresh』,希望看到是舒服、自然的景象;而理想中的銅鑼灣,他們則更多提及『Playfulness』,於是我們就用了『童趣』的主題。」 在
副刊
2022-09-28 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