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約 13 條結果

「9·11」恐襲21年後 美國更安全了嗎?

恐襲發生21年後,位於美國曼哈頓的「9·11」事件紀念館日前卻因入不敷出而關閉。 而這只是當初那場劇烈衝擊,逐漸被忽視、遺忘的一個小小縮影。這場美國本土遭受到的最大規模恐怖襲擊,曾深刻改變其方方面面。而今,究竟還有多少美國人在紀念?美國政府
國際
2022-09-11 10:22

網信辦:打擊網上惡意損害企業家行為

專項行動,就是要聚焦網上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問題、突出問題。 她介紹,專項行動將具體開展的三方面治理工作:一是及時處置網上涉企業的六大類虛假不實信息,包括捏造事實、主觀臆斷、歪曲解讀、惡意關聯、蓄意炒作和翻炒舊聞等;二是處置網上涉企業家的六大
內地
2023-03-29 04:43

【街談網議】網民:先搞定內地澳門好嗎?

香港能夠早日與內地及澳門恢復通關,是不少市民的期盼,尤其是目前香港疫情趨於穩定、已近一個月本地個案清零之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再次提到,特區政府正梳理一份報告向中央政府提交通關請求;並會待新加坡的疫情穩定下來,重新探討旅遊
香港
2021-07-07 03:29

接種新冠疫苗安全嗎﹖中醫提倡 「不治已病治未病」

最近,很多港人擔心接種新冠疫苗是否安全,個人是否有必要打疫苗等,筆者參考了現有內地一些地區的官方及專家資料,做了一個簡要的綜述,以供大家參考。一向以來,中醫學歷來都重視預防,《黃帝內經》已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則,對於傳染病,中醫除了
副刊
2021-01-10 04:32

美政客圖為黃之鋒等「翻案」 內地官媒:知道何為法治精神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7日發推特,再次就香港問題指手畫腳,更喊話港府「立即釋放」被法官判刑的黃之鋒等人。針對美國政客荒謬無理的要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近日先後發文回擊,批評美方企圖為亂港份子「翻案」的行為蠻橫無理,更質問:布林肯先生,知道何為
香港
2021-05-09 12:11

點仔周記·街訪|領館人員家屬陸續確診市民點睇?本地零確診數十天是時候通關嗎?

本港陸續再有外國使節及家屬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繼本月5日美國領事館有人員確診導致美國領事館翌日關門大吉後,沙特阿拉伯駐港領事的一對仔女本月16日抵港後確診。兩姊弟違反豁免條件,未遵從居家隔離要求,曾走入本港多處人群密集的社區。 今年3月,在美
訪談
2021-07-23 15:54

台媒斥蔡英文無能:沒水沒電沒疫苗的台灣 就是你送的5·20大禮嗎

台灣疫情加劇,在過去六天裏,每日連續新增逾百例本土病例。台灣聯合新聞網5月17日發表文章痛批台當局無能,表示「沒水沒電沒疫苗的台灣,就是蔡英文送給人民的5·20大禮嗎?」全文摘編如下: 五天內,台灣兩度大停電。此刻的台灣正面臨本土疫情大暴發
兩岸
2021-05-21 10:17

中央網信辦堅決打擊網上借「胡某宇事件」造謠傳謠、惡意營銷炒作行為

」持續引發網民關注,網上相關謠言不斷發酵,嚴重誤導公眾判斷,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對此,網信部門督促網站平台認真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網上藉機造謠傳謠以及惡意營銷炒作行為。抖音、騰訊、微博、快手、百度、嗶哩嗶哩、小紅書等重點網站平台
兩岸
2023-02-12 12:33

香港十大奇形怪則!這些住宅會有人買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對於普羅市民來說,房型開則愈簡單愈實用,最好的就是四四方方,不過世事往往沒有十全十美,發展商開則亦然。香港文匯報記者歸納出開則最為奇特的「十大奇則」,有專家指出,由於受到地盤剪裁限制,中小單位往往容易出現「奇則」,
香港
2023-05-07 09:30

「加盟」消費犯法嗎?湯家驊:視乎意圖

◆其中一家「加盟」黃店荔記收檔。 前「香港眾志」頭目和骨幹,涉嫌營運網購平台和手機應用程式「懲罰Mee」資助國安案逃犯,違反香港國安法,涉案平台內的「黃店」付錢給平台,而顧客則付款給「黃店」,這條資金鏈將資助國安逃犯連接在一起。行政會議成員
要聞
2023-07-07 04:14